可能是因為大女兒馬上就要面臨高中會考,每天在學校待到晚上9點的她,一回到家總是不停地在我的耳邊,彷彿像是渴望紓壓般的一直唸:昨天考輸誰⋯⋯!今天考贏誰⋯⋯!⋯⋯說某某某把她當成假想敵,每天都在教室說一定要勝過她⋯⋯。感覺我耳朵都聽到要長繭了,忍不住心裡默默幫她倒數這可憐的考生生活,究竟還要撐幾個月,儘管不太喜歡這樣的談話內容,但還是不敢向這位好勝又敏感的獅子座少女多說什麼。

上個禮拜,我才聽到一位金融界的投資菁英談說:「是否可能我們都培養一種『共好』的心?目標不再是你不好而我好!而是你好我也好!」他談的是台灣商界的競爭文化,心裡非常非常認同。

我在想,「贏」的感覺有多好?是因為自己表現的太棒了而興奮?還是證明了別人不如自己而高興?而「輸」的感覺到底有多差?差是差在感覺不如別人?還是差在不如自己預期?

在職場奮戰快三十年,我當然理解市場競爭是怎麼回事。多數的老闆通常只允許第一名可以把自己當作標準,目的是不允許你退步 ; 而第二名當然得跟第一名比,並清楚的告訴你,他就是你的目標。老闆會再追加一句:沒道理別人能做到,而你不行。我讀過一篇談韓國社會文化的文章,作者分析韓國人是以「恨」來做為前進的動力,也就是來自強烈的比較心!這種驅動多數時候也都有效,但會讓人像隨時繃緊的橡皮筋,要嘛終究繃斷,要嘛放掉拉力後也無法恢復到健康狀態。

而且這種「排名式比較」⋯⋯還會在腦子中默默注入一種「迷思」,原因是第一名通常都只有一個,於是我們便以為「你若贏,我一定是輸!」「你得到,我就一定沒有!」但是金錢、機會、賞識⋯⋯其實並不是這樣有限的,不會是你賺到錢,我就會變窮光蛋!也不是老闆欣賞我,你就會是黑名單!

所以,有沒有可能可以變成:當大家競爭一個機會,儘管最後雀屏中選的不是自己,而我們還是真心為當事人高興。然後鼓舞自己再加油,下次繼續努力爭取。我知道,我這樣的價值觀也許過於「佛系」,只是覺得孩子若能不被排名「綑綁」,心裡應該會少些痛苦。不是不想求好,只是不求掉入「比較」的情緒泥沼。

已經是新的一年開始。

剛好讀到德蕾莎修女的這句話「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大事,但我們可以懷抱著大愛做小事。」很喜歡,也送給你!很多的小事累積,不只你跟我,還有我們的生活,連世界一定都會變可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