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有人說,「金錢,對男性是自由,對女性是安全」,然而隨著女性開始揚起經濟獨立大旗後,女性也紛紛開始追求起財務自由。近來,在疫情及通膨等因素的夾擊下,資產也在不知不覺間縮水;當手上的錢變得越來越薄,還得同時顧及未來退休後的生活品質。若想安穩退休,除了及早開始準備外,對於退休理財還能如何規劃?

自從大學畢業後工作至今,任職於一家出版社的Dolly,已是獨當一面的小主管,過往對理財完全沒概念,全都交由父母處理,她也從來不過問,享受單身生活的她,在三十歲時想要開始存錢買房,卻又擔心起退休問題….。

在金融業上班的Cindy是雙薪家庭,月收入10萬元,扣掉家庭的每月必要開支後,總覺得每個月家裡的錢都不太夠用,特別是最近上市場買菜,覺得一千元能買到的東西變少了…隨著自己步入中年,也開始擔心起退休生活….。

通膨問題、長壽風險等拉大退休金準備缺口

野村投信d檔投資法,elle愛理財


面對全球市場不穩定、通膨壓力與日俱增,大家都確切感受到到錢變薄了!然而多數人在進行退休理財規劃,除了勞保年金以外,也會將錢放進投資市場中。但是,以目前內政部公布國人平均壽命約為80.86歲而言,女性更高達84.25歲(資料來源:聯合國2021年世界死亡率資料手冊),就算錢存下來了,未來的退休金準備缺口只會越來越大,因此除了考量通膨問題外,長壽風險也必須被考慮進去。

勞退新制勞工個人退休金試算表計算,假設一位25歲的女性預計在63歲退休,起薪3萬元,每年薪資成長率2%,勞退投資報酬率3%,工作三十八年後,每月只能拿到10,395元的勞退月退金(根據2022.03勞動部統計公布數據),即使再加上有破產之虞的勞保退休金,可能連維持退休後的基本開銷都有困難,更別論退休後還想要上課、出國、旅遊等等,若要達到財務自由並享有具品質的退休生活的女性,無論單身與否,還是要靠自己多存一筆,才能讓老後退休生活無後顧之憂。

雖然退休規劃因人而異,然而在面對市場波動變化多端的氛圍下,如何更有效的累積並提升資產,特別是女性手邊一定要「有錢」,才是讓退休後的生活無虞、品質不減的重要議題。以下為針對女性退休理財的兩大關鍵:

野村投信d檔投資法,elle愛理財

Tip 1. 不變的真理還是盡早開始,以時間換取獲利空間:多數女性因擔憂市場波動而缺乏投資自信。但其實市場總有波動,建議女性可以透過提早佈局、長時間參與,來弱化波動所帶來的影響。在每個月拿到薪水的同時,固定提撥一定比率,如10%~15%以定時定額長期投資為退休做準備。除了能享有分批進場而降低成本與風險的優勢,長期來看也可累積一筆不少的退休準備金。

野村投信d檔投資法,elle愛理財
Photo:xframe

Tip 2. 善用投資工具,加速資產增值速度:在通膨、戰爭及美國利率政策持續干擾市場,波動增加,然而看似危機的環境下,也有可能是轉機。建議女性,再看準投資標的後,不仿善用投資工具逢低加碼來提升獲利的機率、及加速資產增值機會的速度,來達成早日樂退的目標!

野村投信獨家的「D檔投資法」理財工具,藉由系統自動化偵測,不只定時定額滿入看好的標的外,更積極地在相對低點時加碼買入,增加未來反彈時獲利空間提升的機會。換句話說,透過「D檔投資法」,能有效率的在相對便宜時點自動買入,提升投資勝率。

簡單舉例,倘若日前想入手一個具增值潛力的精品包,有個機制告訴你現在已出現近期大折扣了,而你也在此時買入,那麼日後若要轉手,價值提升的機會也大幅升高。這樣的情況也一樣適用於假設同樣投資台股加權指數,運用D檔投資法投資的結果,報酬率就會比定時定額好128%(如下圖)*,正因為D檔投資法掌握了巴菲特投資心法【別人恐懼,我貪婪】,自動逢低加碼機制,讓系統自動在相對低點時加碼買入,資產累積速度自然更快,也相對提升未來反彈時的獲利空間,因此更有機會提早達到退休準備金的目標。

D檔投資法投資報酬率
*資料來源:Bloomberg;以2008/1/4~2022/06/30 台灣證交所指數計算,D檔投資法(定額不定時)與定時定額之基金扣款日:每月6日,每月扣款金額:NTD 5,000;D檔投資法觸發扣款金額為每次NTD 5,000。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,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,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。以上指數報酬率僅為參考,不代表未來報酬率之保證,亦非基金績效之影射,且兩者間並無直接關聯。投資人無法直接投資指數,本資料僅為市場歷史數值統計概況說明,非基金績效表現之預測。

準備退休金並非難事,除了正視自己的理財方法及態度,把握及早規畫、選對標的、紀律投資、長期佈局等關鍵原則,就能夠在退休理財上創造出滿意的投資效果外,更重要的是,投資除了選對標的外,更要用對方法,才有機會加速資產的累乘,對抗市場變化的不確定性。女性朋友們,現在就開始把握時間,讓未來的自己可以享受滿意又精彩的樂齡退休生活吧!

立即了解>>野村投信「D檔投資法」理財工具


[本文由野村投信贊助刊登]

野村投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