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感覺」,這個看似飄渺虛無的辭彙,因身心有感進而有所覺察,但如何被觸動、是否有極限?藝術家吳秉聖、邱俊霖、劉承杰合作《感覺的邊界》,將翻玩劇場中的聲、光與效果,讓觀眾在有生命的舞台裡遊走,自己去探索、抓住與理解感覺。

《感覺的邊界》是臺中國家歌劇院「2024年新藝計畫」音像藝術主題獲選作品,由新媒體藝術家吳秉聖、新世代DJ邱俊霖與影像設計師劉承杰聯手創作。

吳秉聖指出,音像藝術是把聲音跟影像的互動變成作品主角的表現形式。不同以往多半在戶外、或是在鏡框式舞台演出,這一次將作品拉到劇場中,借用劇場的魔力。進入劇場後,感官會被放大,所以主創3人把聽覺、視覺、觸覺綜合成感覺的主題,同時探討人類感官的邊界性。

啟用劇場的魔力 翻玩音像演出

不再是人們習慣的平面或固定視角的觀賞形式,不同於一般線性推進敘事。劉承杰說:「類似上帝的視角,我們在操控這個空間,要打破第4道牆。」「這是一個開放式遊走劇場,觀眾360度地看著我們,我們也會針對這個互動性設計立體裝置或環繞聲音設計,挑戰觀眾對於邊界的想像,跳脫平常觀看習慣。」

屆時,現場會有巨大的投影螢幕作為主角、3到4面2公尺高的LED螢幕設置在周圍,適時導入聲音,這些螢幕就是「演員」,讓觀眾自由選擇觀看位置與感受的方式,而3位主創者會現場即時以聲音、光去「調度」,引導觀眾在當下聚焦,從而影響大家對於空間以及這個演出的想法。

感覺邊界, 陳書海pinterest
Ocean Chen

時間與表演形式的全新挑戰

3人已合作5年,熟悉彼此的語彙,創作過程絲滑,從各自專業出發,再融合調整成一個集體作品。

劉承杰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是時間。過往面對廣告需求的動畫設計時,大約是30秒、1分鐘,而這次長達50分鐘,並且無敘事、無腳本、無口白。如何分配段落與時間,「讓觀眾不無聊」就是最大挑戰之一,但他還是遵循3幕劇架構,發展出6個章節,在這之中有情緒起伏動線,張弛有度。

吳秉聖說:「我們想探索人們對於時間的概念。」他補充道,「當大家看影片都以3倍、5倍速快轉時,在劇場裡,人們受到的刺激是可以被選擇的、或是很精妙地設計的,我們可以擁有觀眾某一段超過5秒鐘的時間,去詮釋我們對於光和聲音的感受。」

邱俊霖身為資深DJ,平時工作的場域較極端,可能有非常大的音響系統,或是純粹環境音的體驗,他憑著「讀空氣」的本事感知舞池的氛圍,再轉譯成音樂的情緒放送出來。這一次,他說:「我試圖在劇場裡創造一些身體經驗,創造聲音跟觀眾感覺上的循環氣流。這是我想翻玩的東西。」

聲光與效果疊加,似乎元素眾多。吳秉聖指出:「一直是減法。」因為感覺有邊界,一次可以感受的東西不會給太多,3人會抓出每一章節的感官重點,找到平衡點,再轉譯、輸出。

自己的感覺

身為藝術家,各自在生活裡有不同的感覺經驗。

劉承杰會把自己「埋」進電影的世界觀裡,只要時間允許,可以1天1部電影,心無旁騖沉浸其中。

邱俊霖則是連續7、8年都維持著週間宅在家找音樂,週末放歌的生活也成為情緒釋放的一部分,直到去年突然對聲音感到疲乏,「感受不到音樂」,這才有所改變。重新去感受生活,意外發現平時的這些感受會在他準備表演時引導出對的聲音,他說:「不再刻意追尋要的感覺,反而更開闊。」

同樣是聲音,吳秉聖天賦異秉,擁有極度敏銳的聽覺。他能聽到餐廳廚房門口大約15,000赫茲音頻驅鼠器的聲音。他從去年開始思考這個聆聽感,那時也面臨瓶頸。他分享說道:「對於自己的感受、接觸事物的感受回饋消失了,世界好像被我自己的感官抹平了,我好像缺了什麼。」

這是他關注自我感覺的開始,也密集地跟邱俊霖討論,除了分心觀察台下觀眾的反應,在台上的自己也該去享受、感受。因此在這次演出中,3人討論自己是否能進入到音樂裡,要給觀眾聽到哪些聲音,該如何調整、強調。

感覺邊界, 臺中國家歌劇院,pinterest
康志豪
《感覺的邊界》希望扭轉與顛覆劇場中的聲光效果,模糊表演與觀者的界線。

一次劇場的意義

吳秉聖過往多以聲音設計的角色參與各類型製作,這一次有更多主導權決定作品的走向跟創作方式,考量其中的取捨與安排。他說:「這是挑戰、也是成就,音像能被放在主角位置去表現,是很難得的機會。」

劉承杰有類似的想法。平常接觸的廣告商業案,都在服務客戶,這次是「做自己的主人」。他還為此寫了一套程式,將這次劇場裡的技術需求整合為一套介面系統,這是創作中的一個成就。

邱俊霖方面則是心態上的成就感。在台灣的地下電子音樂圈,常常在現今臺灣社會中依然存有著某些既定印象,「如果進到劇場,把我得到的美感跟體感轉換成藝術範疇或與劇場合作,讓這些聲音被聽到,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。」

他分享,在Club放歌7、8個小時,帶著滿滿張力的感受,一踏出Club,世界突然安靜下來,感官的落差,那才是真的感受。我甚至不會想到聽了什麼音樂,而是在當下經歷了一些衝擊。吳秉聖補充,這次《感覺的邊界》就是想嘗試呈現這種「被剝奪、被拿掉之後,感官重新散開來的感覺」。

感覺邊界, 台中歌劇院, 臺中國家歌劇院pinterest
康志豪
《感覺的邊界》把「聽」與「看」合而為一,打造視聽交融、精神穿越的異次元空間。

所以,當5月18、19日,《感覺的邊界》觀眾走出歌劇院小劇場後,只要一句「哇,我剛剛到底看了什麼」,就是3位創作人想要的反應。這樣就好,不必理性分析,交給感覺就對了。


吳秉聖, 邱俊霖, 劉承杰pinterest
Ocean Chen

劉承杰
動畫導演、影像設計師、浮點設計創辦人。作品多跨足於視覺概念設計、動態影像,不斷研發音像演出全新的契合方式,擅長3D 空間的構築並描繪超越攝影技術的寫實細節。

邱俊霖
臺北新世代DJ的其中一員,曾受到柏林電子音樂場景的啟發,以電子聲響為創作核心,2015年開始深耕臺北地下電子音樂現場

吳秉聖
聲音藝術家、新媒體藝術家、新媒體藝術策劃團隊「噪咖事務所」音樂統籌。英國巴斯斯巴大學聲音媒體碩士畢業,從視覺藝術及聲音藝術領域研究影像和配樂,跨領域思考身體與視聽覺間的共感。


想知道更多臺中歌劇院活動資訊請見 歌劇院時刻

【延伸閱讀】
>>顛覆你想像的音樂會模式,音像藝術家葉廷皓,凸凸廳大玩聲影創意
>>黃翊︱與機器人共舞,跨界融合詮釋書法藝術
>>張方禹×韓承燁聯手創作,《December Nite》挑戰未知,融合媒體與音樂的沉浸式體驗到底多精采?

a red and white signpinterest
ELLE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