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己是什麼?

現代人總會在文章下一些「做自己」的標題,內文大概會出現「勇敢做自己啊」或者是「找到做自己的態度呀」之類的話。我也曾一度深信不疑,並且認真地放下某些時間、精神、金錢,用力地試著做自己。但,「自己」到底是什麼?表現夠特別才是做自己?把內心想像的很多事情全部實現,才是做自己?隨心所欲做事,就是做自己?

OK,我在做自己的路上迷路了。

而且越陷越深。

instagramView full post on Instagram

在找自己的過程中,我發現我找不到多特別的事要做,難道這就不是做自己嗎?發現想像的事情沒辦法一一完成,就不是做自己嗎?替別人著想些什麼,而不能隨心所欲,就不是做自己嗎?在這個世代,好像沒有「做自己」,就是不成功的。於是,我又更沒自信了。

到底是文字的使用太強烈,還是我過度解讀,或者是這個被過分泛濫使用的字眼,造成了我對世界的一場誤會?這場誤會又得要經歷個幾年,才慢慢地一個一個被破解?其實,做自己並不是要把自己做出來給誰看,而是當你能真正接受自己,為自己而笑的那一刻。

哪有每個人都是最特別的人?

你接受自己是不錯的,就很厲害了。完全隨心所欲的人,那很自私吧?我就是不那麼自私的人,也很好啊。把內心創作的想像慢慢實現,把每一步認真踩穩,對我來說更好。用開放的心情看待每個人、每件事,就能自在。我還在學。這也是別人教我的一段話。

幸好,我現在不卡關了。

以後一定還會有什麼課題等著我,但管他的,現在比較重要,以後的卡關,以後再說。

她們,那些女孩

在演藝圈總是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,每個人擅長的各不相同,但有著相同的眼神,閃閃發亮的那種。做自己喜歡的事或是為自己堅持的理想努力的人們,聊起天來讓人心裡也跟著充滿了衝勁。

最近認識了兩個女孩,先聊第一個,23歲的理事長Vivi。小紅帽協會理事長,促進大眾認識「月經貧窮」、「月經汙名化」、「月經不平等」等議題,也到各地與學校或單位合作,讓小朋友認識女生變成女人的過程。

正在工作的我,任務是當小老師協助教導小朋友,而我卻認真聽課聽到嘴巴開開。與Vivi 簡單聊了一下,發現她的世界觀寬廣而溫暖,她的23歲已經開始為社會大眾盡心力。反觀我自己的23歲,為求生存混亂無比。

另一個女孩,就叫她Windy吧。28歲。她像一陣微風,也能當一陣狂風或龍捲風。她是個熱愛生命與自由的女孩,用各種好奇心與熱情看世界,對喜歡事情的堅持可以讓她放下眼前很棒的條件,義無反顧地去做。她對待每個人像孩子般熱切可愛,她的興趣從上山到下海,都能鉅細靡遺和你分享。她的眼神裡有種生命力,會傳染給身邊的人,讓人一起大笑或者大哭,她不聊天時也能靜靜地發呆。

而28歲的我才剛剛開始學習真正認識自己。13歲時大聲吶喊。23歲輕聲吶喊。33歲無聲吶喊。不再只是說,而是立刻去執行、去嘗試、去瘋、去笑。

雖然看著這些閃閃發亮的妹妹既羨慕又為她們讚嘆,卻不會讓自己因此自歎不如。學習的每一步其實都不晚,妳有妳的、我有我的、她有她的故事,這些故事遇見以後,成為了一個生產鏈,互相連結了起來。

不知道是不是這些人的感染力太強了呢?我深切地了解到,原來喜歡和欣賞同性或異性,感受都是一樣的,那種喜歡會想珍惜,也會想跟上他們的腳步,一起前往想去的地方,那種感覺真是太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