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在平面媒體產業各司其職,多半都採獨立作業,只要不偏離大方向,限制於發行頻率,日報、週刊或是月刊,一但有溝通成本的產生,也多半是協調性質的討論,著重於創意層面的磨合或是跨部門的分工整合。

隨著職位越爬越高,時間被瓜分得很零碎,我對於開會的節奏特別敏感,若是陷入過度冗長的討論,氣氛消極,虛應彼此,甚至退回到腦力激盪的階段,必須投入太多「溝通成本」就視為虛耗。我當時的做法是喊停,請同事們再準備充分一點,擇日再議。

直到公司外聘顧問重整組織架構,我才從支援人員的口中知道,我的做法並不算明快果決,反而讓許多同事認為,我是一個拒絕溝通的主管,這才明白付出溝通成本的必要,是為了建立更流暢的合作默契,我那被拖延的心態確實太過主觀

威廉專欄
NETFLIX提供《社內相親》劇照

自從投入商品開發的領域,我看待「溝通成本」有了不一樣的視角,從媒體到自媒體,我總站在內容創作者的立場,讀者導向的思路可被歸類在產品經理。不過這回,我變成專案經理站在居中協調的位置,時間壓得很緊,被強迫練習面面俱到,並且提高品質跟產值。

短時間和十幾個代工廠的業務交手,最後談得比較順利剩下兩家,一家是老字號的大廠,做過不少知名品牌,經驗跟品質不需要操心。另外一家是中型規模的新公司,雖然拿得出手的案例不多,但窗口非常積極有熱忱,各有各的好,讓我舉旗不定,陷入長考整整一個星期。

然而,兩位業務恰好都在同一天發訊息確認合作意願,大廠的業務自帶一股傲氣,打樣的報價比別人高出一倍,我試著理解貴的原因,對方卻露出不耐煩的口氣,把立場踩得很硬,說這就是公司規定。另一位業務聽出我是門外漢,讓我明白每一項報價是其來有自,貴跟便宜的差別。

最後,我以報價過高的理由回絕大廠的業務,他突然表示可以退讓,打探到另外一家的報價,願意以同樣的價錢接單,我沒有當下做出決定,只是回說:「感謝你,但請給我兩天評估看看,我得和團隊討論一下。」沒料到另外一頭傳來不耐煩口氣:「大哥,你都考慮一個禮拜了,要殺價我也讓你殺了,你可以去打聽看看,我們公司從來不是這種行情。」

「不用評估了,我很確定沒辦法跟貴公司合作。」

威廉專欄
NETFLIX提供《社內相親》劇照

職場上溝通成本的付出是必要,真正影響效率的是情緒,正面的情緒是回饋,負面的情緒是被消耗的無形成本,最讓我頭痛的溝通成本,其實是包覆在溝通時的「情緒成本」,和大廠業務溝通時所產生情緒成本很高,在時間有限的狀況下,要做到情緒的 Cost Down(降低成本),才有辦法提高產值,將心力花在更準確、更有效的部分

我常掛在嘴邊的:「磁場合不合很重要。」這句話聽起來很抽象,但說穿了就是不需要花太多情緒成本的溝通,基本的禮貌跟應對進退的分寸我有,也不是不能忍受,只是在蠟燭多頭燒的情況之下,沒辦法負荷太頻繁的腦內推敲。情緒往往是一記回力鏢,在合作時會成為隱形的內耗,再有來頭、能力再好,我寧可不要

【威廉專欄】溝通成本一定有,懂得降低情緒成本才會是職場贏家!
ELLE TAIWAN
【威廉專欄】溝通成本一定有,懂得降低情緒成本才會是職場贏家!
威廉

威廉

在雜誌圈連滾帶爬十餘年,曾任流行網站總編輯,現為生活風格自媒體「PSYCHO doc.精神科觀察日記」經營者,著有《最後下班的人,先離職》、《絕交不可惜,把良善留給對的人》兩本職場、人際關係暢銷書籍,努力在湍急的時代站穩。

到威廉的Instagram看更多